银行电子凭证互联互通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
2024年9月10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财政部会计司共同指导,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以下简称“风控中心”)承办的银行电子凭证互联互通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会议旨在落实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点要求,总结银行电子凭证互联互通与规范应用工作成果,分享银行电子凭证互联互通平台(以下简称“互联互通平台”)接收端与开具端的优秀案例和典型经验,推动更多央国企集团依托互联互通平台实现银行电子凭证集约化、批量化处理,为银行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推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科技处处长江山、财政部会计司制度三处处长杨海峰出席会议并讲话,风控中心、金电云(深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以及42家在京央国企财务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风控中心总经理范贵甫主持。
江山处长在讲话中表示,互联互通平台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共同指导建设的集约共享、协同高效的行业级银行电子凭证公共基础设施,构建了连接银行凭证开具端与接收端的转接枢纽和交互通道,夯实了银企间系统互联、凭证流转、真伪核验、业务协同等“一站式”服务的基础支撑,纾解了银行电子凭证领域存在的机构多头连接、系统重复建设、接口重复开发等痛点问题,在服务财政预算单位、央国企集团、小微企业等会计主体低成本获取银行电子凭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实支撑。
杨海峰处长在讲话中指出,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点工作进入收官阶段,会计数据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稳健性、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得到初步验证。在试点工作中,通过建设互联互通平台等电子凭证开具分发平台,有效降低凭证获取成本,扩大电子凭证服务覆盖面,助推解决电子凭证样式和数据要素的标准符合性问题。下一步,将总结试点经验、推出示范案例,推广应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为此,银行开具端单位要严格执行电子凭证相关标准要求,加快完善银行电子凭证互联互通业务授权流程,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业务签约服务,依托互联互通平台满足接收端单位常态化获取银行电子回单和银行电子对账单的需求,为试点成果的全面推广做好准备。
会上,风控中心作为互联互通平台业务运营单位,报告了试点工作以来的建设运营情况;金电云(深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互联互通平台技术支撑单位,解读了技术接口规范;联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分别作为优秀接收端、开具端机构代表,分享了银行电子凭证互联互通应用案例和系统改造工作经验,提出了银行电子凭证在司库系统中深化应用的思路。各参会单位围绕互联互通平台服务能力、技术接口对接方式、业务开通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讨论。
下一步,风控中心将贯彻落实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点工作要求,不断完善互联互通平台接口功能,持续扩大开具端和接收端服务覆盖范围,优化央国企集团批量接入和业务签约流程,助力央国企集团落实国资委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要求,依托互联互通平台实现便捷高效凭证获取,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